Month: November 2018

CHCOC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首届“斯坦福-龙商精英奖学金”项目圆满成功!

2018年11月18日(星期日),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Canada Heilong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在多伦多钓鱼台国宴成功举办了“斯坦福-龙商精英奖学金颁奖礼”。近千人共同出席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从2016年正式落户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以来,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作为由众多加拿大籍的知名龙江商人,龙头企业家和各行业资深专业人士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一如既往地为加中两国的华人企业提供了众多资源分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推出精心酝酿地龙商精英奖学金项目,是希望可以借着黑龙江总商会成立两周年这一契机,通过“斯坦福-龙商精英奖学金”这一项目最大程度地扶持并鼓励加拿大的年轻一代,激励青少年全面发展,发掘各方面的才华和潜力。 本次颁奖典礼由红毯仪式开始。由龙商会会长黄屏带头,一众副会长及理事依次入场,赢得满堂掌声。随后,首届龙商精英奖学金的冠名赞助斯坦福学院代表:董事长David Ding,及提供商务舱往返大奖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加拿大)代表:总经理李晓光作为特约见证人,依次入场。对本次奖学金高度关注的加拿大三级政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在我们的邀请下,也一起踏上了红毯。加拿大联邦政府国会议员谭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领事李彤和季芃,约克地区议员Joe Li,Jim Jones, Deputy Mayor of Markham Jack Heath, 万锦市市议员Alan Ho,国会议员Ali Ehsassi的代表David Ying也应邀出席。 本次启动仪式也受到了来自多伦多各界人士,加拿大各省市级华商会代表的热切关注和鼎力支持,当晚来到现场的特邀见证人有(排名不分先后):斯坦福学院董事长 – David Ding、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加拿大)总经理 – 李晓光、华联总会永久荣誉主席 – 魏成義,华联总会主席 – 林性勇,江苏总商会会长 – 王海澄,同乡会总主席- 珠江、中国贸促会 – 张明嵩,陈丙丁,沈浩,姜邦固, Irwin Li,飞鹤乳业(加拿大)总经理 – 杨志文、飞鹤乳业(加拿大)- 周夏、云南商会会长 – 田荣兰、青海商会会长 – 王昱、加拿大河北总商会会长 – 何俊、福建企业联合会主席 – 陈凯、上海商会会长 – 姚颖、江苏国际商会会长 – 姜睿、辽宁总商会副会长 – 石琳、江西商会会长 – 邓超、辽宁商会会长 – 杨剑锋、宁夏商会会长 – 段然、北京商会会长 – 杨学武、安徽总商会会上 – 俞荧、四川总商会会长 – 王浩、甘肃商会会长 – 杨俊昌、湖南商会会长 – 彭良建、顺德商会会长 – 胡启北,北京协会会长 – 杨宝凤、加中新疆总商会副会长 – 罗怀曙、北美重庆总商会会长 – 刘丁绰、浙商总会会长- 郑莉青、晋商总商会副会长 – 丁瑾、河南商会副会长 – 朱宝林、吉林同乡会会长 – 杨光、福建联谊会会长 -王清官、上海同乡会会长 – 沈谢元、湖北同乡会 – 杨申、湖南同乡会会长 – 黄幸来、内蒙古同乡会会长 – 耿申、四川同乡会会长 – 刘熹、山西同乡会会长 – 韩加良、天津同乡会会长 –...

Read More

周宁:福建的“高山明珠”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鹫峰山脉东麓,北纬26°53´-27°19´,东经119°07´-119°29´之间,东临福安市,西接南平市政和县,北连寿宁县,东南与蕉城区接壤,西南与屏南县隔溪相望,东西宽33公里,南北长46公里。周宁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峰峦起伏,溪谷交错,海拔落差大,最高的山峰龙岗头海拔1506米,最低的街头亭65米,有千米以上的山峰282座,平均海拔800米,县城因城北狮子岗而称“狮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美誉。 周宁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地处“闽东北亲水游”线路中心位置,东邻三都澳和白云山、太姥山,西接武夷山,西南连接白水洋。宁武高速公路、353国道(原302省道)和建设中的衢宁铁路、纵三线横贯县境,到省城福州和太姥山、武夷山景区都仅2个小时车程。 周宁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山地气候,全县森林覆盖率72%,拥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国家一级珍稀树种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古树409株,全县147个行政村(社区),其中121个行政村分布有古树名木,空气质量长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盛夏日均气温仅24℃,夏无酷暑,环境宜人,地理、气候、生态得天独厚,有“天然空调城”“天然氧吧”之称。 周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自然景观秀丽多姿,传统文化渊源深厚,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漈·鲤鱼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陈峭,省级森林公园仙风山,“八闽首景”滴水岩,世界非遗木拱廊桥,千年古刹灵峰寺,佛教圣地方广寺,神袛圣迹林公忠平王祖殿,以及芹山湖、后垄溪大峡谷、蝙蝠洞、官山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是集生态避暑、文化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胜地。 《陈峭风光》——周勤 摄 周宁特色农业优势明显,现有茶园、毛竹各10万多亩,油茶、锥栗各3万亩,晚熟葡萄、高山花卉、马铃薯、食用菌等高山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尤其是茶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绿茶、红茶、花茶为主,乌龙茶、白茶为辅,逐年发展壮大的格局。茶叶企业中有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通过“三品”认证的基地面积5200亩;通过SC认证的企业13家,注册茶叶相关商标69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5个(仙洋洋、归来客、绿立、立醇及图、今春红及图),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官司云雾茶);归来客牌茶叶(绿茶)和华兴茶叶公司的图形牌茉莉花茶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归来客”字号被认定为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 周宁水电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水能57.13万千瓦,已开发55.39万千瓦,居宁德市第一位;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明矾石、饰面石材、高岭土、稀土、银、铁、钨等14种,开发石板材、陶瓷等建材产品具有广阔前景,锶偏硅酸优质矿泉水、铁矿、银矿、钼矿储量丰富。 周宁虽然建县时间较短,但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活动。五代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宁德建县后,纳入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管辖,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筑周墩城,设东洋行县,由宁德县派主簿驻征赋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宁德县析青田乡东洋里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都设周墩分县,由宁德派县丞驻治。 《芹山湖风光》——郑国平 摄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改设特种区,脱离宁德县辖,直隶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6年2月,复属宁德县改为宁德县第三区。1937年1月,恢复周墩特种区,隶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3年9月,改隶第八行政督察区(署驻福安)。1945年8月建周宁县,辖地639.6平方公里。1948年9月,宁德县划出咸杉乡127.7平方公里并入周宁县。1949年6月28日,全县和平解放,11月12日,成立周宁县人民政府。1955年9月,由寿宁县划出第六区辖地278.7平方公里,并入周宁县辖,全县土地面积增至1046平方公里。目前,全县辖6镇3乡、14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21.8万。少数民族有畲族、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朝鲜族、侗族、彝族等,其中畲族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全县少数民族的96.8%。...

Read More

“闽东北亲水游”核心景区:周宁九龙漈、鲤鱼溪

周宁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漫山滴翠,白练悬飞,锦鲤欢跃,人杰地灵,堪称绝美仙境。这里,有着远离凡尘却贴近心灵的风景——被称为“福建第一,华东无双”的九龙漈瀑布群,八百年历史的“人鱼同乐”的鲤鱼溪,二者珠联璧合,成为CCTV中国完美假期十佳旅游线路——“闽东北亲水游”的核心景区,2013年7月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九龙漈风光》——张源 摄 九龙漈 九龙漈瀑布群,位于周宁县七步镇,距城东南14公里处,传说古时有九龙聚州,形成9个龙潭,因而得名。九龙漈景区总面积9.7平方公里,由九级大小瀑布组成,分别为一级大瀑布、龙蛙瀑、龙鳄瀑、龙牙瀑、卧龙瀑、龙井瀑、龙腹瀑、龙角瀑、龙口瀑,在一公里的流程中,落差达300多米,形成奇绝的飞瀑深潭,与青山绿树构成一幅天然绮丽的山水画卷。 九级瀑布各展奇姿,各具特色。其中,第一级瀑布最为壮观,瀑高46.7米,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瀑布流经陡峭的崖巅腾冲跌落,直泻深潭,声如轰雷,震撼山谷,瀑花飞溅,激化为迷蒙烟雾,弥漫山谷,若逢斜阳映照,幻成彩虹横空,斑斓耀眼。巨瀑右上方还有一个直径14米的潭穴镶嵌瀑间,人称“龙眼”。第三、四级瀑布落差7米,瀑宽50余米。第四级龙牙瀑,瀑长46米,瀑面中有巨石突兀,形似龙牙,把瀑布扯成两半,故名。第五级瀑布下有一个面积2800平方米的深潭,名“卧龙潭”,游人可以在潭中泛舟观瀑。第六级至第九级是瀑瀑相接,人称“四叠瀑”。四级瀑布流程692米。瀑间遍布怪石,其形态各异,神奇逼真,有“龙井”“龙脊”“龙角”“龙甲”“龙爪”“龙珠”。九级瀑布以下为一长达120米的长潭,游人泛舟其间,观赏四周山景,情趣横生。 何少川诗句“浩浩溪水排空降,皑皑积雪动地来”,生动描述了九龙漈的壮丽景观,其瀑布之壮美为华东之冠。景区于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十大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第一级大瀑布为中国十大瀑布之一,被誉为“福建第一,中国少有”。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全国媒体评选将九龙漈列入“中国最美的地方”候选名单,《时尚之旅》称之为“海西第一瀑”。 九龙漈瀑布群四周群山耸立,峰奇石异,栩栩如生,鲤鱼峰、鸡冠峰、骆驼峰相偎而立.草木轻裹,岩壁陡峭,还有“鸽子峰”“金牛峰”“金鱼峰”“腾龙峰”“蟾蜍爬壁”“石猴观瀑”“蛤蟆拜佛”等景观。其中金牛峰山腰有洞直通山顶,据传是金牛出没之处。若攀至骆驼峰顶,九龙漈瀑布群的全景尽收眼底,瀑泉争流,霓虹隐现, 情趣盎然。  鲤鱼溪全景图 鲤鱼溪 鲤鱼溪景区位于周宁县城西部约5公里的浦源村,景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三大民俗风情区之一。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长500米,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有“神鱼”之称。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鲤鱼溪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虽经一次次的战乱、灾荒,但在村民的保护下繁衍至今,堪称奇迹。据地方史志记载,郑氏先祖最初在溪中养鲤鱼,是为了检验河水是否被投毒。及至后来,他们制定了严禁捕捞和伤害鲤鱼的族规,村民们严守族规,代代相传。相传郑氏八世祖晋十公为警训族人,告诫后人严守族规,设下苦肉计:引诱其孙子偷鱼,并被当场抓住,在宗祠前吊打孙子,自甘认罚,宴请村人三日;开宴前,他还让村人立下誓言:无溪中鲤鱼,则无浦源村人。 就这样,浦源村人自此不吃鲤鱼,敬鲤如神,演绎了八百年来人“羡鱼休唱钓鱼歌”和鱼“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的奇妙人文景观。历代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画,吟诵不止。北京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和全国小学语文通用课本将《奇妙的鲤鱼溪》作为范文教诲于人。迄今,海内外已有13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它,中央电视台誉之为“中华奇观”。2008年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冢、鱼葬、鱼祭文),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之最——“年代最久的鲤鱼溪”称号。 鲤鱼溪——张源 摄...

Read More

“福建省最美乡村”周宁浦源村:人鱼和谐共处

浦源村,位于周宁县城西面5公里处,境内地势平坦,有“高山小平原”之称。302省道贯穿东西,交通便捷。于南宋末年建村,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郑氏始祖朝奉公携子从宁德谷口迁入。关于浦源村名的来由有多种说法。一说:据传郑氏祖先原居厝坪底,后因母鹅到此孵出成群小鹅,郑氏认为是兴旺之地,故迁居于此,定名为“孵兜”,后演写为“峬兜”,行政建制时改称“峬源”,后因“峬”字为生僻字,更名为“浦源”;二说:村址“三山环抱、一水弯行”,故以“峬源”为村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为浦源;三说:村址位于麻岭头旧时的驿站“铺”的附近,故称“铺兜”(“兜”,方言指周围、附近的意见),后演写成今名。 浦源村,全村867户,3727人,居民以郑姓为主。房屋5000余幢,古民居布局呈太极八卦造型,在流经村内500米溪段呈“S”型,似八卦之太极,上下两个池潭为“太极眼”。郑氏先人善用“洛书河图”,将溪流分为三段:上游顺山势围塘储水引用;下游辟九曲筑坝拦水涧田;中游辟为村基,以溪流为轴,周围山势为朝坐,按八卦局定向兴建民居。 《板凳龙的家》——陈立丹 摄 浦源村是福建省三大民俗风情区之一,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乡村”。浦源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2008年, 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历史名村,2014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浦源村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美丽传说,只要走进这里你就会闻到一股淳厚的返朴归真的人文气息。其中,郑氏人家八百年来人与鱼和谐相处的历史传承,别具一格,成为当今世界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奇典范。 浦源村是鲤鱼溪的故乡。宋代,郑氏祖先沿村内长500米、宽数米的溪中放养鲤鱼,以去污澄清,供人观赏。随着时间的流逝,沿袭了八百年之久的爱鱼护鱼传统形成的护鱼习俗,已成为当今浦源村的一大特色,起初的禁渔乡规民约,也成了村民的自觉行为。在漫长的人鱼和谐相处中,郑氏祖先留下了许多曲折动人的护鱼、爱鱼故事。清代福宁府名道士、仙师王鸿有诗云:“涧水拖兰翠,游鳞逐浪多,羡鱼休唱钓鱼歌”。 《醉美鲤鱼溪》——李乾浩 摄 相传郑氏第八世祖晋十公, 召集村民制定了护鱼乡规民约,对违反乡规民约偷捕鲤鱼的村民采取“罚宴”三天,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这无疑是最为沉重的处罚措施,及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时期,村中民众吃野菜充饥,也无一个人偷捕溪中的鲤鱼,不吃鲤鱼也早已成为浦源村人的独特习俗。八百年的人鱼同乐,鲤鱼溪获得了世界基尼斯之最——“年代最久的鲤鱼溪”称号;其护鱼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涵,以“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周宁浦源护鱼习俗,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鲤鱼溪的文章《奇妙的鲤鱼溪》被北京市小学课本选录,2005年入选全国语文版第六册通用课本;村内的红领巾小导游,民俗文化中的板凳龙鱼灯无不展现着当地居民对鲤鱼特有的文化内涵。 鲤鱼溪两岸民居古朴优雅,青瓦粉墙,富有明清水乡建筑特色。 鲤鱼溪畔的郑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造型独特,前窄后宽,清咸丰元年(1851年)扩建,清代几经修缮,形如古船,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门内有株千年柳杉,高30余米,径围6.7米,枝繁叶茂,恰似船头桅杆;原祠中正厅悬挂明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题匾“国戚名裔”。 在鲤鱼溪南侧的林公宫,兴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3座连成一体,昔时为村民演戏娱乐场所。在鲤鱼溪下游,1986年建成的鲤鱼溪公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公园门口竖立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匾“鲤鱼溪公园”的牌坊,游人络绎不绝;公园的同乐桥鱼塘伫立着一尊鲤鱼仙姑塑像,仪态端庄,楚楚动人;园中有造型独特的观鱼亭、伴月桥、九曲桥、荷叶桥、鲤鱼喷泉等。鲤鱼溪公园旁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公宫古庙,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1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雕梁画栋,庙内有10副清代壁画保存完好,颇具艺术价值。 浦源村东面的古道上挺立着的孝子坊,始建于民国9年(1920年),为闽东古石雕艺术之精品,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村西侧的万福庵,由浦源名仕郑爱山独资兴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嘉庆二十三年(1843年)、1993年、2001年多次重修,1998年重建天王殿、僧舍;在浦源村西部与溪坪村交界处发现中州溪新石器时代遗址。此外还有文昌阁、观音阁、兴隆寺、慈云寺、鹏翔堂净土寺、奶娘宫等宫观庙宇和千年古柳杉7株。“八字庵”是浦源境内的8个庵,“放八字”、“收八字”(人的生辰八字)习俗传承至今,在闽东北影响广泛。...

Read More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寿宁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寿宁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闽浙两省交界处,全县现辖8镇6乡、205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28万,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指导发展,寄予“唱好山歌、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殷切嘱托。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多次深情回忆起那段“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扶贫经历。 近30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推动下,勤劳朴实的寿宁老区人民始终牢记嘱托,始终感恩在心,坚持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久久为功,大力践行习总书记摆脱贫困重要思想,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743元,与2012相比,年均增长9.85%。截至2018年10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62户12103人中,其中实现稳定脱贫309户1252人、基本脱贫2385户9872人,纳入兜底保障268户979人(包含未脱贫18户64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5.77%降至0.026%。寿宁下党乡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走出了一条具有寿宁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寿宁东部新区——王志凌 摄 完善工作机制 汇集强大攻坚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的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才能汇集强大合力。 寿宁每年初都制定年度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对全年脱贫攻坚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攻坚,并配套建立“六个一”的责任落实机制,县委县政府每季度部署推进一次、挂乡镇领导每月督促协调一次、责任部门每月检查指导一次、乡镇班子每月研究分析一次、包村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一次、督查小组每月巡查抽查一次,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干部挂钩帮扶,是精准扶贫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寿宁建立健全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县里将双月17日确定为扶贫日,按时开展“千名干部进千家访万人”活动,由县处级干部带队,全县130多个单位2258名干部进村入户,为贫困对象送去了政策、项目、资金等“及时雨”。 据不完全统计,“千名干部进千家访万人”活动开展以来,县乡村干部累计共进村入户15000人次,落实帮扶资金528.2万元,引导产业项目2800个,协调解决实际问题3500多个,促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知晓率达100%,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易地搬迁等政策到位率100%。 水映山城——王志凌 摄 基础建设先行 着力补齐脱贫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寿宁把加快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行工程,纵深推进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公路,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92公里。如今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偏远乡村也早已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网络,许多村庄还实现了WiFi全覆盖,群众出行不再难,住在山里也知道山外的世界。 全县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对57村2278户实施改水改厕,“三年行动”计划提前一年实现,有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由此催生了一批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发展乡村旅游成了精准脱贫的新途径,形成下党红色旅游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带。2017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先后在城郊、中心城镇、中心村等划出29个集中安置点,采取“一户一责任人”“一周一通报”“以奖代补”等办法,有序推进造福工程易地搬迁。2015年以来,全县共完成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601户2663人,边远山村造福搬迁981户4467人,基本实现应搬尽搬。   注重模式创新 增强脱贫“造血”功能 寿宁县有15万亩的茶园,同时种植锌橙、葡萄、猕猴桃、板栗等经济作物数万亩,“寿宁高山茶”和“生态硒锌产品”俨然成为了脱贫增收的产业支撑。 聚焦贫困户增收渠道单一、稳定脱贫措施乏力等问题,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为目标,积极探索推广“定制农业”模式。紧抓茶叶和生态硒锌这两个特色产业,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5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下乡的味道”和“寿宁高山茶”等公共品牌,在全县14个乡镇建立“下乡的味道”可视化扶贫定制农业平台,促进农产品既卖得出去又能卖出好的价钱。寿宁下党乡推出中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只卖茶园不卖茶”的扶贫定制新模式,成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会材料,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之一。 实施“我+1”产业扶贫计划。以2959户1203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集技术咨询、管理服务、物资配送、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寿宁县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促扶贫模式,配套出台差别化补助政策,推进“我+1”产业扶贫计划(即:我+一亩茶、一亩果、一亩菜、一亩水稻、一群鸡……),确保90%以上的贫困户有增收脱贫项目。目前“我+1”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及带动建立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23家,涉及贫困户1000多户。 精准扶贫离不开资金扶持。寿宁探索推行农业产业链促扶贫模式,从种植端到销售端,分类制定出台差别化的扶持补助政策,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致富。截至目前,已发放产业扶贫资金2454万元,2946户贫困户享受到全产业链扶持政策,覆盖率达95.93%。创新推广“背包银行”金融扶贫模式,组建“垄上行”金融服务队,“零距离”为群众提供信贷产品,全县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05亿元,覆盖率达65.01%。   创新保障机制 助力精准脱贫攻坚 为让贫困户看病不再难,创新医疗扶贫新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和低保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截止目前累计垫付380位建档立卡和低保贫困住院患者医疗费用120多万元,有效解决贫困户大病就医问题。2018年寿宁县出台《寿宁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扶贫补助实施方案》,作为《寿宁县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有力补充,统筹380万元对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住院及门诊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叠加保险和补充保险后,个人负担部分进行县内二次扶贫补助及对居家康复治疗的贫困户进行适当补助,最大限度的防止因病返贫发生。 以撑起农户生产“保护伞”,探索实施保险扶贫。2018年1月寿宁县携手中国人寿保险创新开发了茶叶种植低温指数保险产品,开创了福建省首款针对茶产业的天气指数类产品,为清源镇、竹管垅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茶叶合作社兑现赔款69.44万元。6月又创新开发了葡萄种植强降雨+台风指数保险产品,凤阳镇政府为下辖的11个村共计67户贫困户,提供葡萄种植强降雨+台风指数保险。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全部实施保险,最大保障贫困户因灾受损。...

Read More

加拿大江西总商会

加中地产投资总商会

加拿大黑龙江总商会

加中企业家总商会

加拿大中国商会团体联盟